为母则刚,母爱坚强,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留住腹中胎儿,开启了辗转求医路。最终,首都儿科医院两院多科协作,共同救治淋巴管瘤胎儿,守护妇儿安康。
家住大连的王女士,在35岁时迎来了自己要当妈妈的好消息。产检过程中,宝宝的NT(颈部透明层)超声和孕中期的筛畸超声纷纷顺利“通关”,一切都显示着孕育生命的好兆头。
但当她和家人都认为可以就这样一路平顺下去时,孕28周超声检查却提示胎儿患有淋巴管瘤,医院表示治疗难度大,胎儿预后未知,建议引产。这个噩耗对于一位已经怀胎七个月的准妈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宝宝已经在我肚子里呆了七个月了啊!我没办法放弃啊!”王女士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道。
经医院的诊断,抱着最后的希望,王女士来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在知道王女士的诉求后,医生便医院产科分娩,医院多年合作、沟通顺畅,建有新生儿转运绿色通道。按照儿研所医生的建议,医院产科马莹副主任医师处顺利就诊。
耐心倾听了这位母亲的波折与艰辛,马莹大夫充分感受到王女士的爱子心切,细心解答了王女士这一路上积攒的各种疑问。产二科主任陈奕也在知道这位孕妇的经历后,表示一定尽全科之力救治。医院医生们的坚定守护,给王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安心地在产二科七病房住了下来。
此时,超声提示胎儿颈部的包块达到了9.0*7.0*6.3cm,舌体增大,突出口腔5.5mm。
淋巴管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是有侵袭倾向,很容易生长和复发,为了能使胎儿顺利出生,产二科高度重视,迅速与新生儿科李莉主任和马建荣副主任沟通病情,两院间也多次沟通新生儿的生后复苏和转运事宜,共同定下手术日期。
术前,考虑到新生儿情况不容乐观,也为了应对患者提前发动宫缩或其他异常情况,产二科、新生儿科与儿研所共同探讨,制定多方应急预案。
3月28日手术当天,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儿研所麻醉科主任,耳鼻喉科医生,新生儿科主任团队携带相关设备和器械到场护航。
即使是常规剖宫产分娩,也可能会出现出头困难,胎儿颈部压迫等情况,更何况是王女士的宝宝这种特殊情况:下颌和颈部均存在较大的淋巴管瘤,口腔内也可能布满淋巴管瘤,舌体增大、突出口腔。一个正常的操作,例如挤净口鼻内的羊水,都有可能导致宝宝的淋巴管瘤破裂、出血,这给产科医生的手术操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在一切准备就绪,人员、设备均已经到齐的情况下,一台特殊的剖宫产开始了,手术室里的一举一动,牵挂着所有在场人员的心。医院产科医生在台上操作时手法极其轻柔,尽全力避免压迫到胎儿的颈部和下颌部,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王女士的宝宝最终顺利娩出,并被迅速转运到儿研所继续治疗,情况良好。
两院多科通力协作,共同管理和救治淋巴管瘤胎儿。作为产科医务人员,面对母爱之伟大,我们能做的便是帮助她、守护她,竭心尽力保证母子安康。
编辑:宣传中心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