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小晴
单位
医院
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劳动最光荣!恰逢值班,从晚5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一例胸闷查因患者的血常规引起了我注意。
案例经过凌晨0:06,急诊患者,男,58岁,诊断胸闷查因:急性ST段,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值9.82↑[(1.1~3.2)×/L];百分比54.8↑(20%~5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6.26[(1.8~6.3)×/L],百分比34.90↓(40%-75%)。
点开仪器散点图,仪器报警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加,可能存在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于是制片,染片,镜检见以成熟淋巴细胞偏高为主,部分淋巴细胞胞浆有颗粒。
结合患者年龄和诊断,描述性报告和备注了建议血液科进一步诊疗内容发出报告。血常规结果如图1。
图1凌晨0:06血常规结果
早晨07:30;患者入院送检血常规: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值2.63[(1.1-3.2)×/L];百分比24.8(20%-5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6.93↑[(1.8-6.3)×/L],百分比65.4(40%~75%)。血常规结果如下图2
图2早晨07:30入院后血常规结果
案例分析这2份仅间隔6小时的血常规报告,尤其淋巴细胞,结果差别那么大?带着疑问马上排查:
1:调出这2支血常规核对并重新同一仪器检测并涂片镜检,见图3图4,符合结果。
图3凌晨0:06血常规淋巴细胞截图
图4早晨07:30血常规淋巴细胞截图
2:沟通临床核实,结果无抽错血可能。
3:HIS系统查看6小时内诊疗经过,入院部分记录如图5
图5入院部分记录
入院诊断部分记录示患者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硝酸甘油用药,急诊冠脉造影+PCI术,以“冠心病ACS”收住入院。于是查看了这几类药物的说明书,并未发现有相关说明。
于是检索文献,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会损伤内皮且多见于动脉血管分叉处,该处受血液冲击,极易产生黏附分子(具有抗炎作用)导致抑制一氧化氮作用下降,而血管内皮处附着大量白细胞会分泌炎症因子[1]。
有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D3+和CD8+淋巴数量会明显升高,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变化可能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有关[2]。
有点遗憾的是夜班后身心劳累,未及时将凌晨0:06外周血做流式检测,故无从获知淋巴细胞偏高所属淋巴亚群。
文献检索发现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升高,其调控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其具有抗菌作用的机制之一[3]。
但是目前替格瑞洛抗感染作用仅限动物实验研究阶段,抗感染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还有待后续的研究。替格瑞洛属于环戊基三唑嘧啶类抗血小板药物,是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其口服入体内后吸收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就可以直接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处,阻断信号传导、抑制血小板活化。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成为临床治疗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术式,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至关重要,而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抗疗法是国内外指南[4]推荐的ACS经PCI后抗栓的标准疗法,可减少缺血事件发生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故临床上碰到此类的病例,要考虑是否药物影响。
总结与心得社会高速发展,仪器越来越先进,部分人会有认为仪器做出数据结果就行,仅对数据结果负责。作为检验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学会掌握基本的散点图,直方图以及扎实的形态基础,重视与临床沟通,还要考虑药物影响结果可能,学会多方面综合分析判断,解释。真正做到检验医师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有效的结果信息,使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韩青,廖然,张历.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患者炎症指标及血清TIMP-1水平的影响[J].上海医药,,42(05):13-15.
[2]孔祥权,王志梅,高晓飞,葛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7(01):1-4.
[3]沈世淳,何非,孙玉婷,盛建龙.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J].吉林医学,,41(10):-.
[4]ValgimigliM,BuenoH,ByrneRA,etal.ESCfocusedupdateondualantiplatelettherapyincoronaryarterydiseasedevelopedincollaborationwithEACTS:TheTaskForcefordualantiplatelettherapyincoronaryarterydisease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andof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Cardio-ThoracicSurgery(EACTS)[J].EurHeartJ.Jan14;39(3):-.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