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医院/医院刘玺庹瑶秦伟,本文已发表在《眼科学大查房》年第4期。
摘要
结外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NK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8%。NK/T细胞淋巴瘤在亚洲国家相对多见,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或种族易患性。该肿瘤侵袭性强,破坏性大,预后较差。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眼和眼眶很罕见,其临床表现包括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和眼眶浸润,同时还可以在临床上表现为眼眶蜂窝组织炎的体征。以急性泪囊炎为临床表现的原发于泪囊的NK/T细胞淋巴瘤尚未见报告。对于无感染证据的急性泪囊炎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性,影像检查提示泪囊区有实质性病变可能时,应及时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0岁。以“左眼溢泪伴分泌物增多、眼睑红肿7个月”为主诉入院。
入院前7医院被诊断为“左眼急性泪囊炎”,予以“左侧泪囊脓肿切开,全身抗感染”治疗,病情无好转。左眼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反复发作。患者糖尿病病史2年,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良好。
入院后专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0,左眼睑水肿、充血,波及鼻根部,内眦侧可见长约1cm的皮肤切口,挤压泪囊区可见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自下泪小点溢出。余双眼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初步诊断:左眼急性泪囊炎。
2.诊疗经过
7个月前,医院被诊断为“左眼急性泪囊炎”,予以“左侧泪囊脓肿切开,全身抗感染”治疗,病情无好转。左眼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反复发作。入院后检查:左眼睑水肿、充血,波及鼻根部,内眦侧可见长约1cm的皮肤切口,挤压泪囊区可见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自下泪小点溢出。因此初步诊断为左眼急性泪囊炎。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27×/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64×/L,提示感染的可能性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左侧眼睑、鼻根部软组织肿胀,左侧泪囊区及左侧下鼻甲前方见不规则条状异常信号影,部分边缘欠清,左侧泪囊管阻塞,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部分边缘强化更明显,弥散受限,表观弥散系数(ADC)呈信号改变。右侧上颌窦内充填异常信号影,右侧鼻腔内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提示左侧泪囊区有实质性病变可能(见图1~4)。为获得病理诊断,局部麻醉下行“左眼泪囊区病变探查术”,术中发现泪囊区皮下占位性病变组织,呈鱼肉样改变,质中等,触之易出血,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提示: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角蛋白(CK)(-),表面抗原分化簇受体(CD)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CD10、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部分(+),CD20灶性(+),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阳性细胞数40%,CD21(±),CD79a(±),多发性骨髓瘤致癌蛋白(MUM1)(+),CD56(+),CD30(-),髓过氧化物酶(MPO)(-),CD2(+),颗粒酶B(GranB)弱(+),T细胞胞浆内抗原(TIA-1)(+),肌形成蛋白(Myogenin)(-),抗黑色素瘤特异抗体(HMB45)(-);原位杂交:EB病*(EBV)(+)。病理诊断:左侧泪囊区NK/T细胞淋巴瘤。
3.病例分析
结外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NK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8%[1]。NK/T细胞淋巴瘤在亚洲国家相对多见,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或种族易患性[2]。该肿瘤侵袭性强,破坏性大,预后较差[3]。
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眼和眼眶很罕见,其临床表现包括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和眼眶浸润[4],同时还可以在临床上表现为眼眶蜂窝组织炎的体征[5]。原发于眼眶及眼附属器的NK/T细胞淋巴瘤极为罕见,本例为以急性泪囊炎为临床表现的原发于泪囊的NK/T细胞淋巴瘤,尚未见报告。
(此处内容略,具体请见全文)
4.小结
对于无感染证据的“急性泪囊炎”患者,影像检查提示泪囊区有实质性病变可能时,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性,应及时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