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管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清华大学免疫所郭晓欢课题组发现天然与获得
TUhjnbcbe - 2021/5/27 20:3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pf.39.net/bdfyy/

清华大学免疫所郭晓欢课题组发现天然与获得性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新机制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所郭晓欢课题组在Cell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heInteractionbetweenLymphoidTissueInducer-LikeCellsandTCellsinthemLNRestrainsIntestinalHumoralImmunit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天然淋巴样细胞与获得性T淋巴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黏膜免疫的新机制。

黏膜免疫系统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组织,对于维持机体稳态并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具有重要意义。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ILC3)是一群数量较少但主要富集于肠道黏膜的天然免疫细胞。淋巴组织诱导细胞(Lymphoidtissueinducer,LTi)/LTi样细胞是ILC3细胞的一个亚群,在胚胎时期可以介导淋巴结、派氏结等次级淋巴器官的发育;出生后LTi样细胞在维持肠道屏障与菌群稳态、抵御病原体入侵等方面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LTi样细胞可以存在于各种黏膜及淋巴组织中,其在不同组织中功能以及调控机制是否具有异质性尚不清楚,LTi样细胞如何参与调控黏膜免疫反应尤其是获得性免疫应答也尚不完全清楚。课题组首先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组织来源的LTi样细胞具有不同的区域免疫特性:发育或稳态维持方面,肠道固有层LTi样细胞更依赖于IL7R通路,而肠系膜淋巴结中LTi样细胞更依赖于RANK通路;功能方面,肠道固有层LTi样细胞可以更多地通过分泌IL-22等效应细胞因子维持肠道稳态,而肠系膜淋巴结中LTi样细胞可以更多地通过其表面分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蛋白表达调控机制方面,相较于肠道固有层LTi样细胞通主要过转录水平调控,肠系膜淋巴结LTi样细胞中的调控可能包含更多转录后水平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肠系膜淋巴结中,主要由CD4+T细胞提供RANKL维持LTi样细胞发育或稳态;而反过来,肠系膜淋巴结中LTi样细胞表面高表达MHC-II与抑制性分子PD-L1,在肠道黏膜免疫过程中可以通过PD-L1抑制CD4+PD-1+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应答以及后续的体液免疫反应。转录调控因子ID2差异化调控不同组织中LTi样细胞,可以通过RNA结合蛋白ZFP36L2调控肠系膜淋巴结中LTi样细胞PD-L1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进而影响肠道黏膜获得性免疫应答。因此,该研究揭示了肠道黏膜免疫反应过程中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促进抗感染免疫、预防自身免疫或过度炎症反应及发展黏膜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晓欢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博士后王文彦和级博士生李奕平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外,博士生郝嘉成、贺瑶以及董昕为本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还得到了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付阳新教授的大力支持。本研究受到了基金委、科技部、生命联合中心和免疫所等资助。

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所郭晓欢团队长期致力于黏膜免疫的研究,尤其着重于对天然淋巴样细胞发育与功能的探索。实验室目前正在招聘博士后与科研助理,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guoxiaohuan

tsinghua.edu.cn,并请在主题中注明“应聘博士后或科研助理”。

原文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华大学免疫所郭晓欢课题组发现天然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