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宝宝生病必做血常规吗?
血常规检验属于辅助诊断,不是孩子一生病就必做的检查。验血在感冒或流感初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的结果对治疗没有帮助,因为感冒、流感都是病*感染,抗生素没用,即使白细胞偏高。
但如果患儿发烧过个4-5天没有退下去,或者精神或呼吸愈来愈差,那时候再验血才有意义。如果白细胞很高,那要考虑有没有肺炎等并发症。如果不高,有时可以再观察一两天。
02做了血常规就能认定出孩子生了什么病吗?
血常规检验不是定性诊断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分析才有意义,血常规和CRP不是唯一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还需要结合宝宝当时的病情,很多应激都可以造成白细胞和CRP的升高,的确容易和细菌感染混淆。明确病因是重点。
03血常规报告单中常见项目解析
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烧、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上有出血点等状况,宝宝就需要化验血常规了。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会有很多项目,想必很多妈妈都不是特别懂,下面一起来学一学吧。
1、血红蛋白测定(Hb),判断贫血的常用指标,低于正常值则表示宝宝贫血。
根据血常规,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还不能诊断贫血。如果是指尖取血,在取血过程中,挤压指尖,肯定会造成组织液与血液混合,引起血液稀释,导致测定值偏低。六个月婴儿该添加辅食了。辅食应该为富含铁的婴儿营养米粉,继之菜泥、肉泥、鸡蛋*。只要辅食营养丰富,自然能满足铁的供给。
2、C-反应蛋白(CRP),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医院,医生常建议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何为-C反应蛋白(CRP)呢?它可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如果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至少超过15×/L和CRP(-C反应蛋白)超过30,才可能是细菌感染。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CRP在炎症反应的数小时内血浆浓度急剧上升,2~3天左右达到高峰,病情恢复后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因此也被看作为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CRP正常参考值为0~10mg/L,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病*感染时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病*感染通常CRP<30mg/L)。此外,应激也会出现CRP的升高。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3、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判断细菌或病*感染的常用指标。
白细胞高,同时淋巴细胞高,并不能说明是细菌感染;只有同时中性粒细胞高,才可能考虑细菌感染。普通细菌感染也未必用抗生素,只有严重细菌感染(白细胞超过至少15),中性粒细胞超过80%,才需考虑使用抗生素。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根据孩子的病史、表现,再结合检验报告决定。
简单判断病*还是细菌感染可以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
如果有感染症状,WBC和N%明显增多,判断可能存在细菌感染,WBC正常或低于正常值,判断可能存在病*感染。
但是,白细胞特别高也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如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血小板计数(PLT),反映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血小板主要反映了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考虑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做进一步检查诊断。血小板计数低,提示有出血倾向,需进一步查明原因。部分孩子血小板计数高,提示可能病情严重。
5、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
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而淋巴细胞增高,说明有病*感染。
6、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绝对值。
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往往提示孩子存在过敏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能为寄生虫感染。
7、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感染。
血常规等检查都是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才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不要没有任何症状表现时,通过血液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再有,4-6岁期间,正常孩子血液中就是以淋巴细胞为主;4-6岁后才以中性细胞为主。白细胞总数会随着孩子长大逐渐稳定于10以下。辅助检查不能喧宾夺主。
8、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
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和细菌都有作用,反映了病*状况,可以看出疾病发展的程度。
来源:中国儿科前沿论坛
编辑:笪文武审校:陈雪礼
点让更多人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