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管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案例分析步步求证,反复ldquo
TUhjnbcbe - 2021/2/3 1:35:00

前情摘要

上周的案例竞猜中,那位有过一次不良孕史且再一次超声显示NT增厚的孕妇你是否还记得(详情可戳→案例竞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前一胎染色体核型及CNV-seq检测结果无异常却还是早产夭折?面对这种情况,临床医生究竟该如何进一步诊断?今天就随小编一起看看这个病例的来龙去脉吧。

本次案例竞猜的幸运参与者名单,也将在文末公布!

病例·详情

孕妇,32岁,无明显可询家族病史。孕12周就诊,超声提示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5.7mm。年曾有一次不明原因的不良孕史:

妊娠12周+5天

超声提示NT值5.1mm

孕18周

经羊水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CNV-seq未见明显异常

孕24周

B超提示既往胎儿左颈后皮下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17×16×10mm,边界清晰,内透声尚可,考虑淋巴管瘤可能,胎儿双足呈内翻姿势

孕28周

超声提示胎儿双顶径76mm,头围mm,腹围mm,股骨长52mm,颈后17×7mm液相暗区,胎儿双足内翻,羊水过多(羊水指数mm)

孕32周

胎儿早产夭折(诊断重度窒息新生儿),具体病因不详

虽说NT增厚的情况在临床颇为常见,但如后台不少医生提到的一样,估计该孕妇两次NT增厚并非偶然,接下来如何一步步求证、确诊,就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吧!

前胎早产夭折究竟是否为基因变异所致?如果是,那么变异从何而来?

临床医生在了解了孕妇情况后,推测该孕妇NT增厚的情况与遗传因素相关的可能性较大,要想进一步确定胎儿情况,必须要先清楚前一胎的病因在哪儿?于是在通过沟通拿到前一胎的DNA标本后,临床医生便将其与孕妇夫妻俩的DNA样本一起进行了家系全外显子测序(WES)。结果不出所料,根据检测报告显示(详见图1、2),在前一胎的DNA样本中检测到其2号染色体存在两处基因变异。

图1|Trio-WES检测结果

图2|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这两处变异,一处来自父亲c.-c.的杂合缺失变异,一处是来自母亲c.+2T>C的碱基位点变异,根据ACMG指南,NEB基因的这两个变异均被评估为致病性变异。

NEB基因变异是否是导致前一胎胎儿早夭的原因?

拿到报告后,临床医生进一步查证发现:NEB基因变异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线状体肌病2型(Nemalinemyopathy2,autosomalrecessive)相关(详见表1)。

表1|OMIM数据库中对线状体肌病的分型

NEB基因共有个外显子,所编码的伴肌动蛋白为人类肌节中最大的蛋白之一,为细肌丝的重要组成部分。NEB基因变异是导致线状体肌病最常见的原因。

同时,通过对前一胎胎儿表型与OMIM基因库所收录的线状体肌病2型主要表型对比(详见图4)发现,前一胎胎儿的基因型符合表型,所以最终早夭胎儿被诊断为线状体肌病2型患者。

图4|OMIM数据库所收录的与线状体肌病2型相关的主要疾病表型(红色为基因型与表型高度吻合部分)

至此,前一胎胎儿的早夭原因终于确定,可这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

孕妇此胎NT增厚究竟是否与此相关?

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次胎儿情况,临床医生将胎儿样本同步送检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及WES。结果不出所料,此次胎儿与早夭胎儿一样,核型及CNV-seq未见异常,但出现了NEB基因c._del(杂合)及c.+2TC(杂合)突变(详见图5)。

图5|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到了这一步,该孕妇此胎NT增厚的原因终于明确,在经过了临床医生的遗传咨询后,该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然而故事并未完全结束……

#补充番外

虽然该病例通过产前全外家系的检测,已确认该孕妇前后两胎胎儿的病因并完成了产前诊断,但在遗传咨询过程中孕妇才提及自己曾被查出多囊肾,于是临床医生在完善了临床信息后,再次进行WES数据分析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验证(详见图6、7),确定孕妇为PKD1基因25-43号外显子大片段缺失导致的多囊肾1型患者。

图6、7|MLPA验证结果:确定该孕妇PKD1基因(NM_.2)25-43号外显子存在大片段缺失

该结果也再次提醒临床医生在进行患者表型收集时一定要更为细致,尤其对患者家族病史要进行仔细询问。

到此,该病例可谓告一段落,虽然该孕妇第一胎并未遗传PKD1基因变异,第二胎尚未有证据显示其遗传可能性,但PKD1基因变异的遗传几率高达50%,日后该孕妇再次妊娠,进行产前诊断时需同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分析步步求证,反复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