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展望
本文作者
吴德沛医院
导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主要累及儿童、青少年及年轻人群,社会危害较大,总体预后不佳。近年来,免疫治疗领域在ALL的诊疗中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显著改善了该类患者的疗效。
双特异性抗体
CD19是最常用的免疫治疗靶抗原之一。Blinatumomab是一种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可靶向B淋巴细胞表面的CD19抗原,特异性的结合T细胞表面的CD3抗原,进而激活T细胞发挥杀伤作用。作为首个T细胞连接系统双特异性抗体,年12月首先被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复发难治(R/R)Ph-B-ALL。随后在年3月,FDA宣布加速批准其扩大适应症的申请,用于治疗在缓解期仍有MRD阳性的儿童和成人B-ALL患者,这是美国FDA首次批准用于治疗MRD阳性ALL患者的药物。年,Bilinatumomab的研究又获得了如下进展:
Blinatumomab联合TKI一线治疗Ph+B-ALL患者首战告捷
Ph+B-ALL患者肿瘤细胞表面同样表达CD19抗原。近期一项Ⅱ期单臂研究显示,与标准治疗组的历史数据相比,Blinatumomab组获得更好的CR/CRi及OS[1],验证了前期的观察数据[2]。
Blinatumomab能否作为Ph+B-ALL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呢?近期一小样本研究报道Blinatumomab联合TKI作为Ph+ALL患者的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并可使患者达到或者维持CMR[3]。年的EHA和ASH会议上,均报道了首个基于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一线方案的疗效[4]。该方案采用二代TKI达沙替尼联合Blinatumomab以取代传统化疗,最新更新的结果显示:共63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54.5(24.1-84.7)岁,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1例患者在诱导治疗期间死亡,诱导结束时,29.3%的患者获得了CMR。在Blinatumomab第2周期结束时,56.3%的患者获得CMR,第3、第4周期后又进一步增至65.7%和80%。在MRD升高的15名患者中进行了ABL1突变分析:8例为WT,7例检测到突变(6例TI和1例EK)。除了1名患者的突变发生在Blinatumomab治疗之后以外,其他所有突变都发生在Blinatumomab治疗之前,且突变经Blinatumomab治疗后均转阴。这证实了blinatumomab在ABL1突变病例中的疗效。最终5例患者出现复发。12个月OS和DFS分别为94.2%和87.8%。Blinatumomab有望成为首次复发中高危儿童和AYA患者B-ALL的优选治疗方案
复发一直是儿童及AYA中高危B-ALL患者治疗中常见而棘手的问题。年ASH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关于Blinatumomab对比常规化疗作为儿童和AYAs患者B-ALL首次复发再诱导后治疗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5]。该研究共纳入例1-30岁首次复发的中高危B-ALL患者,接受再诱导治疗后分两组,分别接受两周期化疗和2周期4周的Blinatumomab单药治疗,后续两组均桥接HCT。结果显示,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年,化疗组和Blinatumomab单药治疗组的2年DFS分别为41.0±6.2%、59.3±5.4%(p=0.05),2年OS分别为59.2±6.0%、79.4±4.5%(p=0.),提示Blinatumomab可改善该类患者的DFS(图1A)及OS(图1B)。另外在该类患者中,Blinatumomab组与化疗组相比,*副作用较低,MRD转阴率及可移植率更高。
图1ADFS数据图1BOS数据抗体药物偶联物
奥英妥珠单克隆抗体(InO)是一种CD22抗体-药物偶联物,由靶向CD22的单克隆抗体inotuzumab与细胞*制剂卡奇霉素偶联而成。CD22表达于几乎所有B淋巴细胞表面。InO通过靶向结合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2抗原后内化入细胞内,进而释放其偶联的细胞*制剂卡奇霉素,达到杀伤B淋巴细胞的目的。基于其可靠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6],年EMA和FDA分别批准InO单药治疗复发难治CD22+B-ALL成人患者[7]。近期发表的Ⅲ期INO-VATE研究的最终报告显示,InO单药组与标准化疗组相比,可显著提高R/RALL患者CR/CRi并改善患者长期生存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研究发现InO可能升高VOD发生率[8,9,10]。近来关于InO联合其他药物治疗B-ALL的研究也正在开展,并在刚过去的61届ASH会议上获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