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乳腺癌的斗争中,每一位女性都是一位勇敢的战士。然而,战斗并未随着手术的结束而落幕,有些战士会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上肢淋巴水肿。它像一个不速之客,悄悄地潜入生活中,给恢复期带来额外的负担。
面对这个“沉默的敌人”,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认知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面纱,正确认识,科学应对。
首先,我们来聊聊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来龙去脉”。
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系统就像是我们身体内部的一条条隐秘小溪,负责收集多余的液体、废物和细菌,然后通过淋巴管将它们送回血液循环中。然而,当乳腺癌手术,尤其是涉及到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进行时,这条“小溪”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切断或损伤,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无法顺畅地回到血液中,就会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水肿,最常见的就是上肢,特别是手臂和手背部位。
此外,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也可能对淋巴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加剧水肿的发生。放疗可能会损伤淋巴管,使其变得更加狭窄或闭塞;而化疗则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间接影响淋巴液的流动。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上肢淋巴水肿呢?
其实,症状相对直观且容易察觉。首先,你会注意到手臂或手背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皮肤可能变得紧绷、发亮,甚至感觉像是被水“泡”过一样。随着水肿的加重,你可能会感到手臂沉重、乏力,甚至影响到日常活动,比如穿衣、梳头、提物等都会变得困难。
此外,由于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成分在组织中滞留,还可能引起皮肤变硬、增厚,形成所谓的“象皮肿”。
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不仅仅是一个外观上的变化,它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长期的水肿会导致皮肤变薄、易受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淋巴液中的废物和细菌无法及时排出,还可能引发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等炎症性疾病。
更重要的是,水肿带来的疼痛和不适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后续的康复治疗和重返社会的信心。
面对上肢淋巴水肿,有三个误区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误区一:忽视预防的重要性
在乳腺癌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很多患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病情的控制和身体的恢复上,而忽视了淋巴水肿的预防。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事实上,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比治疗已经发生的水肿更为重要。
预防建议:
保持适度活动:术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手臂运动,如握拳、伸展等,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减少积聚。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淋巴负担。
避免患肢受压:不要佩戴过紧的手表、手镯,睡觉时不要将患肢放在身体下方或受压,以减少淋巴回流的阻力。
注意皮肤保护: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蚊虫叮咬、划伤等损伤,以防感染。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减少盐分摄入,有助于控制体内水分平衡,减轻水肿。
定期监测:医院复查,监测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误区二:认为水肿会自行消退
剩余32%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