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系膜与克罗恩病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HAOYISHENG导语

肠系膜是将肠道固定于后腹膜腔的结缔组织膜,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消化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肠系膜在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时出现特征性病理改变如匍匐性脂肪,并影响疾病进程。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IBD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IBD是由遗传、环境、肠道菌群失衡、肠上皮屏障缺陷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导致肠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应答引起的炎性疾病。肠系膜是一种重要的人体组织器官,参与肠道局部消化、能量代谢、免疫等,发挥重要生理效应。CD患者的肠系膜发生特征性病理改变,并影响疾病进程。本文就肠系膜与CD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肠系膜的解剖和功能

肠系膜是一种连续的结缔组织膜,属于腹膜外器官。其将肠道固定于后腹膜腔内,可分为小肠系膜、右半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左半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末端回肠系膜与右半结肠系膜在回盲部肠系膜汇合,右半结肠系膜与横结肠系膜汇合处为肝曲,横结肠系膜与左半结肠系膜在脾曲肠系膜处汇合。肠系膜主要由脂肪组织、淋巴组织、纤维组织、动脉和静脉血管、神经系统、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lymphnode,MLN)等组成,参与肠道局部消化生理、能量代谢、免疫、营养、发育、内分泌调节等功能。

肠系膜脂肪组织(mesentericadiposetissue,MAT)主要是由白色脂肪组织(whiteadiposetissue,WAT)包绕形成,是最具生物活性的脂肪沉积物之一,可能与慢性炎症相关,可促进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生理状态下,WAT主要由脂肪细胞、前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白细胞、干细胞等组成,参与能量代谢和局部免疫功能,可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IL-8和抗炎细胞因子如IL-4、IL-10。此外,MAT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脂联素以及趋化因子等。丰富的淋巴网络占据肠系膜结缔组织的各个层次,其位于腹膜化的肠系膜表面0.1mm以内并以平均间隔0.17mm的距离分布,在手术中特别容易受损。

肠系膜病理

肠系膜与邻近器官间的多层次和连续性结构为维持稳态提供了平台,但同时也成为疾病传播路径。肠系膜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包括结构异常引起的病变(肠系膜扭转、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系膜缺损引起的肠内疝等)、血管性病变(动脉栓塞、静脉栓塞)、肠系膜囊肿、原发性肿瘤、淋巴系统病变(淋巴管炎、淋巴管扩张和堵塞、淋巴结炎等)、硬化性肠系膜炎、脂膜炎等,后者包括肿瘤转移、CD、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肠系膜与CD

1.CD肠系膜病理

CD患者的肠系膜可出现血管增生、扩张、扭曲变形,肠系膜脓肿、脂膜炎,脂肪肥厚、堆积形成“匍匐性脂肪”(creepingfat),肠壁与肠系膜黏连、瘘管形成、囊肿,肠系膜周围炎性渗出等病理改变。肠系膜淋巴系统亦可发生病理改变,包括淋巴管炎、新生淋巴管生长浸润、淋巴管扩张和堵塞、淋巴结肿大、细菌移位、淋巴结感染等。“匍匐性脂肪”是CD患者MAT的特征性变化,表现为脂肪肥厚,炎症肠管周围有大量异位脂肪包裹,覆盖约50%的小肠和结直肠表面。此种改变与肠黏膜炎症有密切联系。

2.MAT与CD

早年研究已发现CD患者的肥厚MAT可通过合成、分泌TNF-α参与炎症反应。CD患者的MAT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包括CD68+单核巨噬细胞、CD3+T细胞、CD20+B细胞。有研究建立了存在匍匐性脂肪的小鼠重度结肠炎模型,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的正常MAT相比,匍匐性脂肪合成功能降低,三酰甘油和脂肪细胞明显减少,脂肪标记物(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围脂滴蛋白)、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表达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纤维性标记物表达增多,参与肠黏膜炎症反应。此种脂肪组织功能的特征性改变亦发生于CD患者的匍匐性脂肪中,CD患者还可出现脂肪细胞体积变小的表现。MAT是CD疾病活动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重要来源,脂肪细胞产生大量CRP可能是由局部炎症和细菌移位所触发。CD患者MAT中的细菌移位可能涉及以下机制:①肠黏膜屏障损伤,大量细菌抗原被吸收;②前脂肪细胞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细菌,脂肪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2(TLR2)、TLR4、NOD等识别细菌抗原;③肠黏膜内树突细胞(DC)吞噬细菌抗原并随血流或淋巴液迁移至肠系膜。综上,CD患者的MAT在质和量方面均发生明显变化,在肠黏膜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机制缺陷在CD发病中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D患者MAT中细胞凋亡较对照者减少并与脂肪细胞面积显著相关,细胞凋亡缺陷可用以解释CD患者MAT的单一形态学特征,并参与C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此外,CD患者的MAT还存在自噬活化缺陷,从而参与炎症反应的维持。

近期研究还发现脂肪组织是外周血微RNAs(miRNAs)的重要来源,源自脂肪组织的miRNAs可参与调控远处组织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在不同疾病状态下,不同脂肪组织可产生特异性miRNAs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目前对CD患者MAT的miRNAs表达谱及其功能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CD患者的MAT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其M1型和M2型功能表型均可由瘦素和脂联素诱导激活,但以M2型巨噬细胞激活为主,分泌大量IL-6、IL-10、TNF-α。CD患者匍匐性脂肪中的脂肪细胞依赖性微环境中以M2型巨噬细胞占优势,提示MAT在CD中可能具有保护、限制肠道炎症的潜能。

肠系膜相关研究在CD研究中的价值

肠系膜有丰富的血供和淋巴系统,具有重要生理保护作用,在腹部手术中应予重视。目前认为肠系膜在CD中主要发挥致病效应,然而除促炎介质外,CD患者的MAT还可分泌抑制性因子如CD、IL-1受体拮抗剂(IL-1ra)等,同时存在M2型巨噬细胞聚集,从而可能发挥保护作用。因此,阐明肠系膜在CD发生、发展中的确切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者相比,CD患者MLN中的CD4+T细胞可产生大量干扰素-γ(IFN-γ)和IL-17,髓系DC可诱导Th1型免疫应答,提示MLN为CD发病的关键部位。MLN出现肉芽肿是反映CD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研究显示CD患者MLN肉芽肿的出现与术后内镜下和临床复发密切相关,而肠壁内肉芽肿与术后复发无关。新近研究发现MLN肉芽肿与年轻患者和透壁性炎症显著相关,与肛周病变、回结肠CD、肠壁内肉芽肿和脓肿、固有肌层和浆膜层纤维化等亦有一定联系。

有研究者发现,完全肠内营养可通过恢复脂肪细胞形态,下调促炎因子如TNF-α、瘦素表达减轻活动期CD患者的MAT改变,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作用可能与改变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肠腔内抗原浓度、恢复肠黏膜屏障、抑制黏膜内免疫细胞激活等有关。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CD患者肠系膜病变的关键,有望作为疾病活动性评估手段。由于肠系膜取材的局限性,对于拟接受手术治疗的CD患者,术中应采集肠系膜进行相关指标(如炎症因子、炎症细胞、脂肪细胞形态和功能、MLN等)检测,以作为预后预测和相关治疗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肠系膜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效应的组织器官,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D患者的肠系膜发生明显病理性改变,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深入研究肠系膜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对进一步了解CD的发病机制并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穿透型与非穿透型CD患者肠系膜病理表现的异同,以及肠系膜炎症通过何种途径影响肠道黏膜等,均为后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文摘自:林日添,吴维,刘占举.肠系膜与克罗恩病的关系.胃肠病学,(1):49-51

「有用就扩散」

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克罗恩病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三三三」原则

克罗恩病究竟应该如何诊断——8个步骤

儿科医生必须知道的问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